党建引领 专家赋能 和沶村人民一道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闽江学院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万木林实践队前往南平市房道镇沶村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3-07-12浏览次数:196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校考察重要讲话和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专业建设应用型转型升级,我院充分发挥专业师生的知识技能优势,结合地方发展实际需要助力乡村振兴。7月4日-6日,由闽江学院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陈旭英书记,潘辉教授、赵明教授等10名师生组成的“扎根八闽 振兴乡村”专项实践队——万木林实践队,赴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房道镇沶村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党建引领,实地考察调研万木林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参观沶村村杨荣文化展示馆,现场交流座谈等方式探讨沶村村文旅发展规划、文创产品开发、生态保护等重点问题。通过文旅专家赋能,深化双方合作,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助力杨荣故里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发展,让科技成果在实践中落地生根。万木林实践队的到来受到了房道镇党委书记吕义德的热情欢迎。

7月4日下午,沶村村第一书记杨超予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建瓯市生态司法教育基地。建瓯市生态司法教育基地是在市纪委、市林业局、市森林公安分局、市史志办、万木林管理处等多个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展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为指引,串联起“指针篇”“地情篇”“人物篇”“生态篇”“法规篇”“司法篇”等6大板块。大量实物展示、各类典型司法案例介绍,是基地的一大特色。当前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建瓯法院紧跟步伐,依托自身独特的环保优势,充分发挥司法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多措并举,惩教结合,积极传承推广“惩治·修复·联防·教育四位一体”的生态司法“南平模式”,紧紧筑牢建瓯生态保护的司法屏障,全面推进建瓯生态文明不断发展,总结出了新的提升方式和乡村发展模式。

参观完基地,实践队成员前往万木林博物馆、杨荣家风家训博物馆,深入了解当地发展成就及文化底蕴。1992年,福建省林业厅、南平地区林业局和建瓯市林业局共同建立万木林博物馆,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60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设置有森林文化厅、动物展厅,植物展厅等。据讲解员介绍,万木林里有维管束植物168科618属1331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种,II级保护有23种,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有4种; 已采集鉴定的大型真菌有8目30科137种,陆生脊椎动物有25目65科206种;已采集鉴定的森林昆虫有17目111科1000余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种,II级保护有24种,省重点保护有24种。万木林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长期的封禁保护,为生物的生存繁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蕴藏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

杨荣家风家训馆位于市生态司法教育实践基地二楼,面积110平方米,分5个子展厅,以灯箱展板、书法作品、视频影像、书籍画报等形式,展示明代重臣杨荣勤勉显赫的一生。通过杨荣祖父杨达卿“植树一株,偿以斗粟”、杨荣父亲杨伯成“忠厚至孝,扶贫济困”、杨荣“绳愆纠缪,秉志忠勤”、杨荣曾孙杨旦“方直刚正,坦率直言”等,诠释了杨氏家族“达则针砭时弊济天下苍生,穷则育人立轨行善积德”的家风家训。通过学习交流,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家风家训对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作用,对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党、爱国、爱家情怀具有重要意义。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自身素养,用实际行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成为祖国未来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随后,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郑群瑞主任带领实践队成员深入万木林自然保护区调研。万木林始建于元朝末年,是新中国第一批公布的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现被评为“福建省最美古树群”,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受到的持续保护,为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已成为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教学、科学普及和生态文明教育为一体的理想场所。谈起这片万木林,在这里工作了33年的郑主任脸上写满了骄傲,他对这里的每一株植被都如数家珍,树木的年龄、所属的科目甚至树木的来由都了如指掌。郑主任强调,时至今日,世人依旧勤耕不辍地挖掘元代乡坤杨达卿“有于吾山种木一株者酬之半粟”和其孙子杨荣家训的精髓,在体验万木林万种风情的同时,其浓重的人文情怀同样深入骨髓。师生们在此充分感受到大自然赐予的清新和宁静,更坚定了要为万木林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实践队积极探索绿色经济态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样板策略,为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要深度融合发展。实践队于7月5日上午出发前往沶村村参观调研红色革命遗址,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参观杨荣文化展示馆,了解明太师杨荣的生平事迹。

近年来,房道镇沶村村围绕杨荣文化,努力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品牌。结合杨达卿纪念堂、杨氏四知堂、杨荣“登瀛坊”、杨荣文化公园等,建设杨荣文化广场。沶村村文化底蕴深厚,杨达卿以“衫植一株,偿以斗粟”的思想引领杨家后人三百余年的精心守护,共同造就了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据了解,沶村村树立以杨氏文化、森林文化、康养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济世为民、积德致远、天人合一”的万木林文化品牌。依托自然资源环境,打造一流的森林温泉康养度假小镇,努力创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当日下午,实践队全体师生与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房道镇和沶村村干部座谈,共同探讨如何为沶村村进一步厘清发展方向,并就拟于8月举办的文化旅游节提出建议。

房道镇党委组织委员虞道灿指出,万木林是一个有文化、有故事、有生态、极为适宜休憩康养的一方土地。万木林资源与当地杨荣文化都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价值内涵,二者的有效结合可打造更好的品牌效应,推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虞委员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沶村的发展情况和优势以及面临的发展瓶颈,希望让万木林和沶村文化“走出去”,依靠当地特色花果蔬菜,尤其是笋竹产品优势,形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期待专家能够基于当地的文化理念为乡村后续发展提供帮助。

赵明教授指出,要发展好文旅项目,系统规划和全局观念是首位,提升村部发展实力至关重要。未来,需立足当地特色,以万木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以开展生态教育为方向,推动线上引流与线下体验良性互动,并建议沶村村申报3A级景区或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闽江学院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专家组成员可以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和指导帮助。

潘辉教授指出,必须依靠当地资源禀赋,思考如何把文化和特色产品转化为刚需,以创新思维为引领,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渠道,推动实现可持续的产业振兴。要会说故事,可以在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配置分布合理的解说系统和导览图。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力量,结合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运用专业所学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党建引领,专家赋能,助力杨荣故里乡村振兴。闽江学院太阳成集团tyc234cc将持续为沶村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粮食稳,天下安。7月6日上午,在沶村村第一书记杨超予带领下,万木林实践队来到沶村村参加“万木林里一亩田”活动,同建瓯市至臻社工组织一同下田插秧。沶村村地处建瓯市房道镇东北部,毗邻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茂盛、土壤肥沃,地势相对平坦,耕地面积3540亩。在活动中,大家头顶烈日,赤脚踩在温暖柔软的泥田里,播种秧苗、挥洒汗水,亲身体会插秧辛劳,通过走进田埂地头,在实践中丰富学识、提升技能。此举让实践队师生切身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表示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珍惜食物,从你我做起。

而后,太阳成集团tyc234cc、建州控股集团、房道镇沶村村党支部和建瓯市至臻社工共同开展“认领一亩田”活动,唤醒闲置土地,提升土地价值,展现沶村村新时代“南泥湾”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村集体与村民共同增收。万木林社会实践队员们领略了农耕的艰辛,也体验了劳动的光荣,社会实践成就满满,共同期待11月的收割时节。

筑牢生态之基,赋能乡村振兴,万木林实践队结束了此次沶村之行,但助力沶村发展行动还将继续下去,和沶村人民一道共同奋力续写更加精彩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太阳成集团tyc234cc 陈妍汐 许嘉琦 陈心楠 洪美兰 吴宇晨 通讯员 叶榕欣)